大家好,本周尝试一下一周通信 ✉️ 的形式,与大家分享这段时间的所思所想所得。

社交媒体的双刃剑

有一天,我忽然得知朋友的消息。她在职业生涯上迈了一大步。

非常为她感到开心,甚至我表现地比她本人还要兴奋。因为是看着她一步一步走过来的,看着她这次的进阶,想到当初的起点,就更觉得她了不起!

在此之外,想到最近自己在一个瓶颈期,生活慢悠悠地,做的尝试还看不到任何起色,就觉得自己很废柴。

我知道,我知道不应该用他人的成就来攻击自己,这样很不健康。但是当时心里确实受了刺激。

我忽然想到那不勒斯四部曲《我的天才女友》。不知道是不是只有女孩之间有这样复杂的感情,相互仰望,同时又不甘落后。所以书中的主角在互相追逐,互相觉得对方了不起,又互相争斗,想证明自己也不差,又在对方想止步不前时鞭策对方。

我想到近几年说到社交媒体带来的压力,让人看到最光鲜亮丽的一面,造成攀比和压力。

这次我却忽然觉得,社交网络不止带来压力,和别人的对比也能给人动力。尤其是身边人的进步,会激励和鞭策自己,就像我的天才女友那样。

另一方面,社交网络也可以让我们看到:啊,原来人生也可以这样子,原来可以走出这样一条路。

无所知的人是幸福的,你想要清醒地痛苦还是无知的幸福呢?

自我支持

比起别人的意见、看法,能更相信自己吗?

我收到别人的意见时,习惯性地做法是:完全开放地去理解对方的意思,然后再想这个意见对不对。就是我觉得不太对,也会想:或许是我没有理解吗?或许我由于认知有限错了呢?

那一天,我偶尔闪过这样的想法。

忽然,脑海中出现了这句话:比起别人,能更相信自己吗?

在即使你认为自己是对的的情况下,你是会把票投给自己,还是别人?

能无条件地支持自己、相信自己、接纳自己吗?

不是因为自己永远都是对的,而是在即使错误的情况下,也接纳这样的自己,关怀这样的自己。

无复盘,不记录

看一个子弹笔记视频的启发:

子弹笔记的记录,是为了更好地观察自己,通过覆盘更加了解自己。否则一个集子就没有用。

从中可以观察出自己什么情况下感受良好,什么情况下焦虑;最多可以专注多久,专注多久会影响自己后续的状态,专注多久感到轻松和更有动力;喝咖啡的时间会影响自己的作息吗?以及什么食物会带来什么样的感受。等等等等。

复盘这些,从而更了解自己,也就不和自己作对。比如发现自己如果午饭吃晚了,下午2点会非常困,那么后续就注意自己的午餐时间。比如发现熬夜到2点之后,第二天注意力会非常不集中,困顿、无法工作,那么知道了这种严重的后果,下次就知道不能超过这个时间睡觉。

比如我曾经经过记录和观察,发现6点起床时,我整个人像在开慢车,而且一个小时后会很累很困,于是不再尝试早起。不管我睡得早还是晚,都需要睡到早七7点才会有精神。5点起可以进行写作(只有写作时我的头脑才会清醒,如果早起是看书,则很快就困了),但是到了将近7点需要补眠。

了解自己后,就不会做一些违背自己习性的计划。

最近写 lifelog ,记录为主,晚上的时候会在hobo里写一天的总结,但是缺少阶段性复盘。

以前写子弹笔记,集子用的很少。这个视频也给了我很多内容上的启发。

自律与松弛

我过去常谈自律神经系统的放松和紧张反应,解说的就是同一个现象。现在很多人都活在一个紧绷的状态,充满了委屈、窝囊、不安全感,倒把放松、均衡给忽略掉了。 ——杨定一《全部的你》

直中红心,正正戳中了我那追求效率的心。闲下来也要看书,剧可以看但是要克制,每天都要看书,学到东西吧…..害怕不进则退,这是不是我?是不是你?

我们早就把松弛的状态给丢掉了,说不定连带基因都被进化掉了。没有理由我们绝不敢松弛,真的放松了也给自己立的有期限。想做事时做事,不追求快,想睡觉时睡觉,不焦虑放不下,这样的事离我们多远了呢?

思考:找回生活的松弛感。

知识

看到蒋方舟谈知识付费:

现在很多流行的知识付费,它本身恰好是反知识的。有个科学研究表明,知识存留在你脑海中的存留率听讲只占5%,其他的95%全忘了。但是80%的时间是你用来学,用来做题,这是个艰苦的过程,这才是真正学到的过程。

大意是,知识直接塞给你,其实是没有用的,只有通过中间的大量学的过程,才能真正学到东西。

一本书可以总结为一句话,可是只看着一句话其实你得不到整本书。有很多道理,别人告诉你一句结果,那这句话对你来说只是一个道理。突然有一天,你从自己的生活经历中悟出这个道理了,这个道理才真正开始改变你了。

看到 @董董Mercurio 的微博也说到这个:微博原文

(图片来自 @董董Mercurio 的微博截图,侵删) (图片来自 @董董Mercurio 的微博截图,侵删)

现在的知识摄取也好,知识传播也好,都越来越「垂直」。我作为一个写作者,其实多次面对这个问题,以后可能也要继续面对。

读者想看高效率的内容,想高效率地「看」,看完最好在某个方面变得非常有效率。

一个话题看了觉得很好,就期待一千个这个话题的内容,越精致越好,越技术性越好。

甚至不断地找「更好、更有效率」的方法,但是从来没有用到实际操作上。

其实一开始的目的可能只是读个书做个笔记而已。

我们变得追求手段本身,而把目的放到一边。

你只不过是「听了」,但是并没有得到「知识」。你只不过是打造了一个很骇客的系统,但是并没有读书。

知道吃到第7个烧饼会饱,就想口口都吃第7个烧饼,想一口就能吃饱。

不只是在听二手书上面,我自己平时看书也会有这种急功近利的想法,「多看书,少走弯路」,而现实是,要先走路,然后才能从走过的路中走出道理来,那时候才是真的属于自己的知识。至于看过的、知道的道理,极少能带来少走弯路的效果。反而是可能还没走,就想要腾飞的效果。

在此与诸君共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