假如目标欺骗了你

最近在读一本书,《为什么伟大不能被计划》,本来是因为AI相关才读的,没想到书中对「目标」发出了挑战,观点让人耳目一新,很有启发性。

书中说到一个悖论:

实现某个伟大目标的最佳道路,就是不以它为目标。

如果你想成为一名顶级作家,也许你的目标恰恰不应该是成为一名作家。

就像《天龙八部》最后揭示的内核,你越求什么反而求不到。

《为什么伟大不能被计划》书中推荐的策略是:不锁定目标,每次只关注目之所及的踏脚石。这种策略以「新奇性」为导向,不断探索。新奇性意味着离开已到过的地方。你不必知道该做什么才能达到目的地,只要做些和过去不同的事情。


突然想到和《臣服实验》的关联。

臣服实验是对现实放手,这其实就是一种放弃计划放弃对目标的追逐,顺着生命而下,顺着生活之流走。

但它不是那种躺平。臣服是,接受命运抛来的球,更像是一种意外。

不计划,不以目标为中心生活,意味着接受、开阔视野,不把目光局限在目标及其道路上。这是不是也是一种臣服呢?

臣服实验的作者跟随臣服,接受去一个陌生的地方,接受任教。这都是《为什么伟大不能被计划》里说的那种「新奇性」——只要去没去过的地方,就算是成功。

对新奇性说yes,永远接受不同的尝试,接受来到面前的任何机会,这正像踩上一个个踏脚石,虽然不知道目的在何方,虽然不知道会有什么结果,但最终呈现出来的却是最好的结果。

《为什么伟大不能被计划》中说,放弃将宏伟的事情当作目标、放弃追逐伟大的目标,只在目之所及的空间内,找寻下一个新奇,踏上下一个踏脚石,最终反而更有可能抵达我们想要的那个理想未来。

伟大不能通过「目标-计划」这种策略达到,更有可能通过任意搜寻(找寻新奇性,乐在其中,踏上一个又一个踏脚石)达到。后一种过程,和「臣服」非常相像。

臣服换一句话说,就是不让自己生活的目标引领自己,而是交给命运本身,相信命运能给我们的比我们自己追求的要好的多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