前两天爸爸打电话来,说起妈妈对我的状况很焦虑。

几年前我和爸爸会聊工作的话题,当时有很多话聊。近几年这个话题我们有些聊不到一起了,这个过程是自然而然的,爸爸也知道,他已经无法指导我什么了。

但是关于家庭的话题,无论何时总是充满了硝烟。

我妈妈总在焦虑,总在不满。当焦虑涉及到我时,爸爸总是要求我迁就妈妈。

我没办法。我说。她的情绪是她的事,我的日子是我自己在过。她焦虑担心我陷入贫穷,我也做不到立刻中个大奖拿五千万去让她安心啊。

后来又说了些什么。爸爸的意思是,希望我后半生能有保障,他们才能安心。说再怎么争吵,父母还是操心子女。为了从侧面说明妈妈还是关心我的,说我妈不止一次说要把房子过户给我,或者再买一个房子放我名下。

我毕业后就没有花过家里的钱,艰难的时候家里也没有给过支持,所以「来自父母的托底」这样的安全感是从来没有过的。也就没有期望过父母会给什么东西。

家里也不是多么富裕,所以每次妈妈问要不要给我买个房,我想到反正房贷也是我还,就说没有这个计划,现在不合适。等到买房这个事越来越像真的以后,我的态度依然是,买房是父母的事情,他们自己的钱自己做决定,房子也不会是我的。

我们家是两个女儿,我妈总说等他们撒手人寰以后东西都是我们的,我听听就过了。对我来说,那是很久很久以后的事了,相当于空头支票,等到能兑换的那一天我都是老太太了,还用得着继承房产吗?那我一定是混的很惨一个老太太。

我还不太会想老了以后,那也太遥远了,如果有好日子,我希望是年轻的时候过。与其我老了以后给我留点什么,不如现在对我好点儿。

但是在和爸爸对过时间线之后,我发现了事情的另一面。

不知道怎么把话题扯到那么远的,我们说到了我小时候上学的年纪,说到了爷爷奶奶去世,说到我们家买房的那一年,,我是什么时候上小学的,什么时候转学到郑州的。我还画了一个时间轴。

我很小的时候爷爷就去世了,过了两三年,奶奶也去世了,然后又过了几年,我还在上小学,姥爷也去世了。仔细一算才发现,爷爷去世时,我爸爸才28岁,奶奶去世时,爸爸也才32岁。

我今年正是32岁。

此前我一直觉得自己心智还不成熟,年纪已经到了中年,可是未婚未育,就这么自己瞎过着,还没有承担家庭的责任,而且身边的朋友也大都如此,所以一直没有什么实感。32岁只是一个年纪数字而已。

可是这一次,我却有一种很奇怪的感觉。

爸爸在我同样的年纪,已经父母双亡了。而且又过了两年,我姥爷也去世了。三个长辈都早早去世,他对年纪的感觉一定和我很不一样。所以他会有一种,五六十岁是一个随时有可能离开人世的年纪。

我觉得父母忧虑我老无所依、想让我安定下来,想给我留一套房子,那都是三十年后的事情了。可是还不到中年就经历了多个长辈离世的他们,说不定觉得那是十年之内的事情,已经近在眼前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