前言:为什么写

看完《也许你该找个人聊聊》至今已有3个月了,期间多次想写读后感,可是总是感觉差了点东西。这本书初读感觉很浅,和一开始期待的会看到那种心理疗愈文章不同,它是以第一人称叙述的形式,虽说是回忆录,但更像是看小说(它是作者的自传,隐藏了来访者的关键信息并把事情做了必要的修改,这本书不能算作虚构,可它也不是非虚构作品)。读到中间,经常有所感悟,时时停下来反思自己。书读完了,觉得很好,对心理的启发,内心所得,皆过于私人,自我的反思又过于直白,一时不能组织,推书也找不到合适的切入点。

隔一段时间,渐渐就淡去了要写读书笔记的念头。然而时不时的在媒体上看到这本书的推书和感悟,却总是感觉不够,是这样吗?这本书里讲了这些吗?只有这些吗?

从《也许你该找个人聊聊》中,我看到了什么?

这个提问频频造访我,直到答案渐渐清晰起来。

  • 它讲了一个故事,里面包含了其他的治疗故事
  • 从他人的故事中疗愈自己
  • 心理治疗的技术

这仅仅是我个人的解读框架,实际上书中的内容更加丰富,层次也可能更加多彩,而在每一层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感悟和所得。

一个故事

整体上看,这是一个故事,作者作为心理治疗师,在为别人治疗的同时,自己也在面对痛苦。她和自己的病人一样,会藏起自己的问题,会抗拒自己的心理治疗师,会期待心理治疗师药到病除解决眼前的痛苦。

来访者明明知道自己的问题,可是他们藏起来,只想解决当前看得到的痛苦。他们和治疗师捉迷藏,他们绕远路,他们渴望摆脱痛苦。

有时候,为了躲避一个问题,人什么事都干得出来。比如说用其他大大小小的痛苦去替代,用各种麻烦包围自己,制造更多的麻烦假装最初的问题不存在。

作者在面对来访者的时候,支持着她的来访者们,但是在休息的间隙,她也有巨大的痛苦要处理,于是她找了另一个符合条件(心理治疗师的戒律:不能是亲友和同事,甚至不能认识彼此)的心理咨询师——温德尔。

她在别人的心理咨询室内崩溃大哭。

但是她也没有在自己的工作中扮演一切都好的角色,她只是尽力做好自己的分内事,但她允许自己痛苦。正如她允许别人痛苦。

不同于大家认为的神秘、冷静、强大的心理治疗师形象,这本书告诉我们,心理治疗师也是一个人,也有自己的痛苦和焦虑。

心理治疗师也和所有人一样每天面对生活的挑战。

这个故事就像一个大圆包含着几个小圆。作者作为来访者治疗自己的痛苦的是个大圆,作者作为治疗师的其他来访者的故事是几个小圆。

每个人面临的问题都各不相同,但发生在咨询室的事情就好像仅仅是聊聊,咨询师好像提供了关键的帮助,却又好像仅仅是给患者一个倾诉的对象。真的是这样吗?书名你该找个人聊聊就是指你需要找个人聊聊吗?倾诉就能治愈内心的痛苦吗?

其实不仅仅是如此。这本书的厉害之处就在于,它包含了心理治疗技术,但不是写在教科书上那么明显的知识点,而是写在故事中。

从他人的故事中疗愈自己

除了看到心理治疗师是如何工作的以外,第二层,我们能够从故事中看到自己、疗愈自己。当我们看见了别人的痛苦,我们自己内心被掩藏的痛苦也被看见了。

说着“到处都是蠢货”的惹人厌的约翰,认为为了家人必须振作,把巨大的痛苦掩藏起来,却表现的像个混蛋。他剥离了软弱痛苦的自己,制造了一个虚假的自恋者的形象。我们多少成年人也是如此?我们不敢崩溃,我们痛苦时假装自己根本不在乎,我们表现得无所谓、刀枪不入,我们用虚假的形象示人。别人无法触及我们的内心,同时认为我们根本不在意他们。

原生家庭不幸的夏洛特,有一个无法摆脱的瘾——总在选择不能值得爱的人。为什么呢?遇上了能给她的“理想型”时,她却完全不来电。

我们将自己的原生家庭内化,成为我们人际关系中不断重复的主旋律。

幸福、被爱不是夏洛特的主旋律,她下意识的选择了自己更熟悉的(原生家庭)模式,她不断地重复,选择自己小时候被对待的方式(不被爱与受伤害),因为那是她熟悉的方式。

这是不是意味着,从小幸福的人会继续幸福,因为他们只熟悉被以【爱】相待,然后他们也会选择这么对待他们的人建立关系。而原生家庭不幸的人,被爱对他们来说则意味着焦虑,他们总会选择不爱自己的人,或爱而不得的人,因为这种情感体验才是他熟悉的,而熟悉就是安全。

我回想起认识的某个总是被众星捧月的人,我相信ta会幸福,因为ta只熟悉被爱。我想起自己躲避亲密关系,保持距离才能感觉到舒适。

我在每一段关系中,投射的是什么?我有没有故意破坏良好的关系,只因为不想要不确定性?而孤独是最稳定的状态。

现在,回想起我们和生命中每一个人有过的关系,我们的父母、朋友、过去的朋友,不论现在是否仍在身边,我们都可以从他人身上看出自己是如何与自己和别人相处的。

才三十多岁事业成功感情美满而且刚结婚的朱莉,却被诊断得了癌症,让我自问:如果没有明天,我会怎么活?

将近70岁离了3次婚、对人生无望,一年内找不到真爱就要自杀的瑞塔。我从她身上看到了自己无助的模式以及自助的可能。没有人能当我们的司机,只有自己掌握方向盘,才能有确定的幸福。幸福不是等待别人给你。幸福不是白马王子的礼物。幸福是,自己去给别人礼物,并且接受生命的礼物。从眼前能做的事情做起,就能渐渐摆脱无助感,一点点建立自我效能感,相信自己,更进一步,认为自己值得被爱。另外,别等到70岁才学会不再等待,自己去拿张干净的纸巾吧!

作者序里面说,如果你从中看到了自己,那是巧合,也不是巧合。

心理治疗的技术

受限于自身所学,我不能看到所有的关键治疗技术。这里仅简略提2处。

不要给来访者递纸

关于不能给来访者递纸巾的背后原因,前一段的电视剧《女心理师》开播后被不少人提及过,配合理解《聊聊》里那个总是用脏兮兮的纸巾的瑞塔奶奶的治疗过程,相信更容易理解。不给来访者递纸,是因为不能剥夺他们从自己的痛苦中成长的机会。纸巾就在眼前,来访者却不自己去拿,治疗师也不会去递纸,并不是不关心来访者的表现。在治疗室内,实际上是人为的缩小了来访者的活动范围,他们在访谈室内的行为模式,全是他们平时处理自己问题的方式。那些不会自己伸手拿纸的人,生活中也不会去获取随手可得的东西来照顾自己。他们缺乏的不是一张纸巾,而是行动力,为自己行动的能力。

以人为中心的治疗

我不知道是否只有我对心理医生有刻板印象,那就是:心理治疗师能够一针见血的识别出来访者的问题,并且能够给出方案治疗他的问题。这大概是以前的影视剧给我造成的印象。心理治疗师,会指出你内心的缺陷,你的症状,你的问题根源,并且以此着手对来访者进行治疗。而书中的治疗过程却好像非常……普通,好像无所作为。

P.S. 以下仅以个人所学做分析,并非定论。

主人公运用的治疗应该是一种人本主义的治疗方法:以人为中心的治疗。前面所说对心理医生治疗过程的“刻板认知”中有一个假设,那就是:我们不了解自己,治疗师更懂我们。治疗师能够比我们更了解自己吗?人本主义心理学派不这样认为,以人为中心的治疗提出者是卡尔·罗杰斯1,他认为:治疗师的工作不是要改变来访者,而是提供一种氛围,使来访者能够自己帮助自己(Burger, 2014)。

人本主义治疗师认为,没有人比来访者自己更了解自己,他们只是需要一个机会表达出来。而只有来访者能够帮助自己,这种治疗才能起到长久的作用。来访者在治疗中得以学会处理自己问题的方法,从而自我成长。

觉得人生已经太迟了,想要自杀的瑞塔,紧抓着那片脏纸巾不放,她需要学会的是不再紧抓痛苦,看到面前干净的纸巾,并用来帮助自己。她最终从自艾自怜中走出来,学会付出,她看到自己能给别人带来快乐,增加了自信心,后来又开始能够坦然接收别人对她的好,而不是“我不配”。她配得上干净的纸巾,配得上和自己喜欢的人成为恋人,她配得上和“完美一家”成为家人。

人本主义治疗师推动人们面对他自己的过程。小莉(作者)用男友问题逃避自己对死亡的焦虑,逃避去做自己真正应该做的事。温德尔(作者的治疗师)帮助她正视自己,建立信任,放下戒备,当然我觉得最主要的是对自己的戒备和对真正问题的戒备。

治疗师不可能比来访者更了解自己,他们只能用技术让来访者有机会表达出来。那些压抑在内心深处的恐惧与痛苦,没有人比自己更能了解。我们需要的是不再掩盖它,从表达最外层的痛苦开始,逐渐抵达核心。然而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,很少有人能够安静倾听别人的痛苦,我们的痛苦无从表达。所以治疗师需要和来访者建立恰当的关系,并给予积极关注。在安全的氛围中,来访者学会面对自己的错误和缺点,学会不评判的接纳自己,并从而学会做出改变。

在这种关系里,治疗师也可以通过反思来更加了解自己。在书中,小莉不就是经常从自己的来访者身上看到自己的认知和行为模式吗?

当今,不管治疗师把不把自己归为人本主义流派,很多治疗师都会把以人为本的治疗纳入自己的工作中(Burger, 2014)。 因为以人为本的治疗不止在咨询室内起效,而是能给来访者带来长久的改变效果。

结语

这本书可以从非常多的角度去看,这是它越来越迷人的地方,也是我隔了这么久依然想要推荐的地方。你可以仅仅看一个心理治疗师是如何工作的,生活是什么样的(和普通人一样)。也可以从故事中反思自己,治疗自己。此外,里面包含了大量的治疗细节,如果是一位志愿成为心理咨询师的读者,从中可以看到很多案例,并且可以从第一视角看治疗细节。这和教材上的治疗案例不同,不是冷静的治疗记录笔记,而是更加丰富的细节。

这是一本一开始读你会觉得它顶着畅销书的名头却没什么用的书,但是它也可以很深很深。

参考资料

Burger, J. (2014). 人格心理学(第八版) (陈会昌, 译).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. https://book.douban.com/subject/26004131/


  1. 人本主义流派创始人。 ↩︎