Again!我又看到这个信息。 在我们每天浏览的大量信息中,如果一个主题重复的吸引我们的注意,那说明确实需要重视它。

今天的话题是关于「朋友」。

朋友不是必须的,死党也不是必须的,你不是必须有一个好朋友/死党。它不是一个等待被填补的空位。

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,我认为自己需要一个好朋友,我认为朋友是好的人生的标配。现在想想,大概是从文艺作品中——比如武侠小说、电视剧,我习得了一些观念:好朋友是一辈子的,为好朋友两肋插刀……等等这些。

小学的时候,我从来不寻觅和维持友谊,某人来到我身边,我们一起放学、一起玩。后来某天又自然地离开。这曾给我带来了困惑与轻微的痛苦。

到了初中,错误产生了,我开始想要纠正以前的痛苦,想开始想要维持友谊。我整个青春期的所谓朋友,都类似于某个小团体。一开始,和她们有很多话讲,我们有很多相同的感受,我觉得被理解。但除此之外,我们没有太多共同的兴趣。

一直到大学毕业的几年后,我和朋友的相处模式依然是:她们聊明星、八卦,而我完全不感兴趣,坐在一边只是听。这让我经常显得不合时宜。我喜欢的文具、手帐,她们没人感兴趣,我也就无法和她们聊相关的话题;我读的书,甚至我读书这件事本身,在朋友间也显得怪异,你知道就算有时候她们夸你看书听起来就像你是个怪胎,那种恭维显得像嘲讽。那只是一些兴趣,当我的兴趣都不是朋友的兴趣时,我被迫沉默了。

直到前几天,我读到《让自己快乐》这本书。《让自己快乐》是讲「讨好型人格」的。

我一直不觉得自己是讨好型人格,因为我认为自己从没有努力让别人喜欢我,我固执地坚持自己,哪怕不合时宜。我仅仅是沉默而已。但是这本书让我看到,是的,我就是讨好型人格。

我做不到表达生气和表达不满,除非我已经忍无可忍。我忽略自己的需求,从不谈论自己感兴趣的话题,而去迎合别人的话题。我去朋友想吃的餐厅,而不主动选择自己想去的地方。永远是我配合朋友的时间,我自己没有以「时间不方便」、「有点累不想去」、「不想去那里」而拒绝过约会。我答应别人提出的要求,不提出自己的要求或者提出来没有被答应,还从无怨言。我经常感到在关系中「不公平」,但是又怀疑自己斤斤计较。

我从未意识到,友谊是可以选择的。

友谊建立在双方追求的事物有重叠的基础上。

有相同的爱好,或相同的目标,或能一起做事,这些是友谊的基础。

快乐、欢笑、活力,能带给我们这种感受的,我们称之为朋友。和小甲就看漫画很有共鸣,就不必非得一起去徒步;和小乙一起打羽毛球很开心,就不必非得和他一起聊漫画。我们可以选择在不同领域中有共同爱好的朋友,选择在生活的不同面向和不同人相处。

当「朋友」是一个身份,而不是由共同兴趣与目标而产生的关系时,「朋友」就变质了,无法共鸣,在这段关系中无法做自己。

如果一段友谊不能让我们做自己,不能帮助我们成长,那它从一开始就不是真正的友谊。

在友谊中孤独,还不如放手。

我的谬误在于,抓着「朋友」的身份不放,就像那是一个固定席位。如果我们根本没有共同话题,如果我们根本没有共同的兴趣、共同做某件事,我们为什么非得是朋友呢?

友谊不必维持一生

当重叠部分越来越少,你或者对方不再重视这段友谊时,就该挥手再见。Let it go.

讨好,是对关系结束的恐惧。

如果朋友似乎不在乎你,你不该犹豫,离开就好。你并未失去这个朋友,你会发现你从一开始就没有这个朋友。

别再讨好别人,别再隐藏自己的喜好去迎合别人。这是我想对自己说的话。

只有在你想去的地方、你的喜好之中,你才能遇见真正的朋友。

学会如何不再追着别人跑,转而开始吸引他们。」我觉得这就是友谊 或者说所有关系的真谛。当你追求友谊本身,你只会隐藏自己的喜好与需求迎合别人,你根本得不到真正的友谊。当你真正做自己,尽情徜徉在自己的喜好里,你会吸引有同样喜好的人来到身边,你需要做的只是继续玩得开心,此时友谊已经自然发生了。

开头的那个信息,是在小红书刷到中信童书出版出版的一套《新手少年的大人生攻略》里的一部——《什么是真正的朋友?》,作者斋藤孝。真希望当年的我看过这本书,真希望当初有人告诉不安的我:合得来的才是朋友,不要为了「有朋友」而强行融入。

现在明白,也不算晚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