这是一本早就想读的书,今天终于下载到中文版了,终于可以读了。

它就是:《show your work》!

中文书名叫《人人都在晒,凭什么你出彩》,就是这本:

分享今天看到的一点片段

  • 把自己的工作公之于世。

  • 把分享当作例行公事。

  • 对自己当下的工作开诚布公,并持续在网络上分享工作的点点滴滴,包括想法和收获。

  • 通过分享自己的知识和工作,来赢得观众和伙伴。

  • 把工作想成持续的过程

  • 分享创作过程,才能吸引志同道合的潜在观众。

  • 勇于晒出作品!

你不必非得是天才

  • 找到众才
    • 众才是一种创造力模式,在这种模式下,好点子通常是一群人创意策划的结果。为好点子提供自己的帮助。
  • 当个业余爱好者
    • 平庸可以向出色的方向努力。真正的差别在于做与不做之间。
    • 要踏上分享之旅,最好的办法是想清楚你想学什么,并下定决心要在众目睽睽之下学习。
    • 注意别人在分享什么,然后记下别人不会分享的是哪些,留言自己可以填补的空缺。
    • 这个阶段不用考虑获利或发展事业,尽情展露你的业余爱好和热情。
  • 不发声就不会听到自己的声音
    • 要找到你的声音,首先要发出声音来

读书过程的一些闪念

  • 17:14 我在飘窗读书,对着电脑敲敲打打,而灰灰趴在床上睡觉。看它一眼,就觉得此刻非常平静和美好。
  • 17:15 ❓疑问:show 在哪里呢?博客现在几乎没有人看了,人们像读早间新闻一样读博客,微信公众号似乎代替了这个功能。
  • 17:19 既然我需要,是不是其他创作者也需要呢?
    • 一个自媒体博客平台,不需要大家独自建立博客平台,读者也不需要单独访问一个个博客网站。
    • 博客汇集在一起,同时也有订阅功能.
    • 可以订阅某个博客,可以开启推荐,会在首页推荐和喜好类似的博客。
    • 同时,这是一个开放的平台,有首页看板,就像以前人们读报纸一样。不依赖于微信,不像微信一样是个封闭的圈,它是开放的网站。
    • 以md或者html写成,创作者随时可以按文件夹导出他们的所有作品。
    • 名字「BigBlog」
    • 和现在的微博有何不同?创作者一样可以发简单的动态。
    • 创作者可以选择发说说还是文章。读者可以选择只看文章或者只看说说,或者不过滤全都看,这样可以看到完整的时间流。
    • 和微博一样可以打标签,这样在一个博客下面,可以通过标签看相同主题的内容。
    • 之前的博客平台为什么会死?

读书带来的分享欲

前一段时间很少写博客了,一直以来本博的内容都是关于软件、读书、思考效率的,虽然偶有生活记录,但是发起来还是有点别扭。有了这样的内容限定,找不到话题的时候,就根本不想写。写博客这件事也并不日常。

但是今天读到这本书,它真的有魔力,它说服了我:展现你正在做的事情,你作为初学者哪怕笨拙的尝试。

我不必非得是一个技术博客,我不必非得写出教程,分享我好奇的,分享我学习的,分享我体验的,也是一种很好的方式。

再加上昨天闲着没事去翻了下博客排行,虽然是旧的排行,却忽然窥见当年博客风潮的一角。我当年应该是正处在博客火热的年代,但是那时候我还没有上网冲浪的习惯。当我知道博客时,热门博主已经出书了。总之昨天看到的一个热门博客,有点惊讶,啊,原来就是生活记录啊。也让我想到微博,好像那些博客内容完全可以被微博代替。难道这就是博客死去的原因吗?这个观察降低了我对自己博客的期待(不知道偶像包袱是哪里来的)。

乔布斯说的那段话真好,想想有一天我会死去,我出的糗、我的恐惧、我的期待、我的骄傲我的怯懦——都将分崩离析。想到自己有可能死亡,就会把很多事看轻,就会知道什么才是真正重要的。这么一想,害怕尴尬不敢发表、害怕显得无知而不敢发表、害怕不够好而不敢发表 通通是没有必要的。

我也想到了我的猫——灰灰,想到它短暂的寿命,想到可能有一天我会失去它,就觉得要多分享和它的点滴。

很多美好的东西转瞬即逝,如果不记录不分享,它们将消逝不留痕迹。

抱着把分享写入自动行为的想法,忽然灵机一动,于是把前一次 picgo遇到的上传失败处理给记录了一下过程,发布到博客了。当初完全没想过要分享这个。

读这本书,就好像在头脑中安装了「分享」放大镜,之前从没想过可以分享的东西,现在看来处处都是可以分享的内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