不强迫自己,做当下最想做的事。
不强迫自己,做当下最想做的事
新年的第一天,我写到:
不强迫自己,做当下最想做的事
我不止写下来,在接下来的每晚,沉迷于重刷哈利波特系列电影的时候,我都把这句话当做通行证。
只看一部,接下来的时间看看书吗? 不,我还想往下看。那好吧,就继续看。于是那几天我都是晚上 00:30 睡觉。
我会继续沉迷看个通宵吗? 我也担心过这个问题,但是我发现,到 00:30 我就很困了,于是我对自己说:睡觉吧,反正只要一有时间,我就可以继续看。我把“应该看书”“应该写手账了” 从我的默认晚间安排中划掉(从我的脑海中)。
是的,我很放纵。书没有读,没关系,白天有时间了还是会翻两页。至于要达到什么目标,一天看多少页,一开始我也是有目标的,然后我发现,白天看书的速度根本做不到,尤其是我读的书需要大量的思考和做笔记,往往一天也就一二十页。我想提高速度吗?我做不到,读这类书速度快不了。我想增加每天的阅读时间以增加阅读量吗?我不想,读多少页对我来说没有意义,我读这本书,是因为我喜欢我感兴趣,而这几天,看电影对我来说更加的有吸引力。
娱乐也很重要
之前我提到过,我对自己“浪费时间”的定义是:我做了自己不认为有价值的事情,既没有得到简单的娱乐,也没有得到深层的快乐。简单的娱乐比如:看剧、听音乐、唱歌、看小说、和朋友约会吃饭等等。深层的快乐比如:阅读一本好书、做笔记、学一门课程、写一篇文章、写手账等等。还有一种平静的快乐,比如:去公园、散步、和朋友谈话、洗个热水澡等等。
在新年计划里,我为了平衡生活的各个方面,给自己设置了每月一部剧或者一部电影的计划,以及每月一次“自然之旅”。看电影也是今年的主题之一哦,与看书不分上下。甚至于,在2022年的计划里,它比阅读更加重要。
因为经过几年的阅读,读书对我来说已经丝毫不费力了,它已经成了我的默认选项,就像每天用手机一样,但凡我能接触到手机和电脑,我就会阅读。所以2022年,读书已经不在我的计划里了,我不再规定这一年要读多少书,而是列了一个心理学书单,因为我对心理学感兴趣,最近在读这方面的书,而书单上的书,我也并没有规定自己什么时候读完。这个书单,不是to do 列表,而是“最爱菜单”,就是那种你走进一个新餐厅,提前做好的全网最推荐菜品。这个列表,让我在选择下一本阅读书目时不至于茫然无措,它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我的焦虑,而不是增加了我的阅读压力。
于是对我来说,就成了:阅读的优先级变低,看心动的电影才更重要。于是就不存在“时间紧迫,再看一集”的强迫性,那个焦虑和压力就被放掉了。我很开心的享受电影,不慌不忙,因为我知道,所有的时间都是电影的,只要时间和空间允许。于是,累了就自然而然去休息了。
玩的更专注以后,做有难度的事情也更专注了
然后白天,只有白天,我能看书,因为看书和做笔记也是我很喜欢的事情,于是我也很珍惜偶尔有大段的时间可以专心看书,这段时间跑神和强迫性刷网页的现象也突然间不治而愈了。
如果你也有过在晚上强迫性的一条又一条的刷社交媒体,如果你也在白天好不容易有一段空闲,却总是跑神去刷网页刷消息,事后又悔恨,你就会明白我在说什么。你就会知道,化解和自己的冲突是一件多么难做到的事。而我,忽然就到达了这个状态。
我做到了,只是因为我一遍又一遍地,允许自己做当下最想要做的事情。
放手,允许自己
前几天的一个晚上,我在看《逍遥法外》,这部美剧剧情紧凑,反转不断,简直让人欲罢不能。我正看得开心,忽然一个念头降临了:“有点腻,想看会儿书了”。前一天晚上我一口气看了5集,这天也一口气看了好几集,反正只要我想看,只要还不困,我就可以无限制的看。我又看了一会儿,确实感到有些无聊,一种快乐持续了太久,就像连续吃了太多巧克力,既然巧克力无限量供应,我又何必非要连续的吃呢?于是我放下手机,走到书桌前,打开电脑,开始看书。啊,就像吃了太多巧克力想要喝点茶一样,那感觉,比只吃巧克力满足多了。
那一瞬间,我知道,新年的第一个实验,成功了。当我不强迫自己,每一个当下都做自己最想做的事情,我允许自己去追求所有的快乐,我就不会再去强迫自己摄取有害的、无聊快乐——比如明明已经没有有趣的内容了却还要继续刷社交媒体。
我还是会看社交媒体,有趣的内容没有了,我就轻轻松松放开,不再抓紧不放,因为我没有了强迫性的情绪,不再有“应该做某事”的焦虑,这个地方的快乐没有了,就放手,把时间用于其他地方。
看严肃书的快乐,看轻松书的快乐,看剧的快乐,看好看的手帐排版的快乐,写笔记的快乐,写手账的快乐,看搞笑视频的快乐,每一件快乐的事情,仅仅是去享受它们。时间宝贵,光是做开心的事情就做不完,哪里有时间去做让自己痛苦的事情呢?
明明是这么简单的道理,可我从前只会盯着:我浪费了时间,我又强迫性刷手机了,晚上的时间全都刷B站过去了,一点书也没看,我应该看书的,我应该学习的…… 陷入自我批评的循环,“我就是没有自制力,要去读书好难,这不可能做到的”,于是把自己喜欢做的事和想做的事都变成了“应该做的事”,它们成了能做到的事的反面,变成了“我应该,但是我没做到”。
如果你也是如此,不妨在自己身上做个小实验,与其在这一年继续用“看书”(作为举例,请你换成任何你想要做的事)这件事来惩罚自己,攻击自己“没有做到”,不如现在尝试放手,不必担心,只是做个小实验,一年还有11个月那么长,以后再来强迫自己也来得及。现在,作为小实验,不再强迫自己做任何“应该的事”,找几件能带来简单快乐的事情(打游戏也可以)找几件你认为有点难度但是有价值的快乐(看书大概在这列),然后每一个当下,跟随自己的内心。每当想着“我应该去读书”的时候,都对自己说:“我只做当下最想要做的事情”。只做“我想要做”的事。试一下。一个星期沉迷最爱的游戏,也允许自己,一个月也允许。当你想要停下来,去做别的事的时候,就停下来。当你感到无聊的时候,别把自己困在原地,没人规定你离开了不能再回来。只是允许自己。
当你允许自己快乐,当你放开对自己的捆绑,或许你不是任由自己堕落,而仅仅是放开了使自己痛苦的手。
当一年过去了,假设你这一年还是没有做你认为自己“应该做”的事——读书。下面两个结果,你更想要哪一个呢?
-
“这一年,我又是颓废的一年,我很差劲,我试过了很多方法,还是没有效率,今年还是没读几本书,每次一打开我就跑神了。好玩的事?对我是会玩啦,但我这样是不对的,我不应该沉迷娱乐。”——没错,你不会以为继续责怪自己今年就会不一样了吧,你不会以为只要继续责怪自己,就会突然变得好学了吧?你像一个狱卒,看守着自己,不允许自己娱乐,你惩罚自己。你既没有做“开心的事”(或者做了之后自责),也没有做“有用的事”,去获得深层的快乐。
-
“这一年,我玩儿了所有让我开心的事情。读书?这个不是我最想做的事情,所以没有做哎。”——你释放了自己,如果没有做“有用的事”,你至少做了“开心的事”。
- A:既不开心,也没能做“有用的事”;
- B:开心,但是没有做“有用的事”。
从这个角度来说,你愿意选择哪个呢?
我并非在玩文字游戏,想一想你强迫自己的结果,就知道用理智控制自己、克制自己去玩有没有用了。我只是想说,即使放手,看起来不控制自己很可怕,但其实你没有失去什么。你只是把自己从“很痛苦&没有看书”的情景换到了“很快乐&没有看书”的情景。
允许自己,仅仅是一遍遍的允许自己,把“应该”从字典里暂时划掉,做当下最想要做的事情。
后记:
因为有人问我一个问题,我打开了写作库查一个东西,然后,我就一口气写完了这篇。当时,还有一本打开的书在手边,我既不是非要看多少页书,也不是非要写一篇文章(看我之前文章的朋友或许知道,我对自己的写文章频率已经不做要求了),我犹豫了一下下,然后不带任何要求的开始写这一篇。当我不想写了,我就会停下来。哪怕这个话题不再发表也没有关系。
于是,正如你所见,这篇文章自然的完成了。它自身也是“不强迫”的产物,我将它献给你。
封面来源:pexels 摄影作者:Artem Beliaikin